明朝16位皇帝朱元璋长相不必过于丑陋只是奇骨贯顶独特之姿

在南京钟山风景区,游客们最喜欢的文创产品之一,就是一系列带有“萌萌哒”特色的朱元璋与马皇后玩偶。这些玩偶以高颧骨、粗眉毛、大耳朵和下巴显著突出而闻名,脸上还散布着许多麻子。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不仅因为其寒微的出身、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成功奋斗史而令人敬仰,还因其独特的外貌成为了一道长久未解之谜。至今为止,有十几种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流传下来,它们分为美丑两大类,但各自的程度都有所差异。

民间有一则故事说,在朱元璋称帝后,他曾召集丹青高手来画像。但第一个画师绘制出的肖像太过逼真,使得朱元璋愤怒至极,将这位画师处决。在第二次尝试中,画师刻意将朱元璋塑造成一副花样美男的样子,但结果同样遭到了皇帝的强烈反对。第三次尝试时,画师采用了写实描摹的手法,模糊化处理其他部位,只保留了面部轮廓,并且勾勒出了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那样的气度。这一次,朱元璋看到了自己的仁慈面容和帝王般威严的一面,他龙颜大悦,不仅挽救了画师一命,还给予了奖赏。

回忆起这一过程之后,这位画师私底下再次绘制了一幅真正相貌如是的人物,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较为丑陋形象所依据的情境。不过,由于这只是传说,我们仍需结合史籍及事实进行全面分析。

《太祖实录》记载:“及上(朱元璋)稍长,姿貌雄杰,其志意廓然,不可测也。”当他投奔郭子兴,被误认为奸细时,“人莫能测其状”,但郭子兴却被他的奇伟形象所吸引,将他留作亲兵。而清朝官修《明史》则进一步描述:“比长,大耳目鼻,一颧骨贯顶。”

吴晗在《朱元 Scarlett 传》中更详细地描绘了他的外观:躯干魁伟,上颚下巴略显突出、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以及脑盖上的隆起怪骨,如小山丘一般,加之粗黑眉毛,大而发亮眼睛,让人感受到一种威严与沉着。此外,《太祖实录》的修订始于建文朝并持续到永乐朝三次修改,都没有改变对朱元璋形象的大致描述,因此可以推断他并不缺乏魅力,而是可能不符合某些人的审美标准。

从只含糊形容个头气质来分析,可以认为他的相貌并非特别值得夸赞。而《明史》中的“奇骨贯顶”则应该是一种可信的话语。然而,与吴晗描述中的那些特征相比,它是否真的如此夸张,也值得怀疑。

郭子兴最初见到的是一个身材魁梧且外表罕见的人,即使他真的很丑,那么郭子兴也不愿天天见到他,更不用说将养女嫁给这样的男人了。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知,无论如何评价,都无法否认的是——那就是“奇骨贯顶”。至于那些关于猪腰子的脸上布满麻子的图片,或许它们更多体现的是民间对于这个时代统治者的各种想法和评价,而不是真正的事实记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