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事迹的资料简介孟郊一个书卷中的行走者静默地讲述着千古英雄的故事

他的生平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那些细节和经历都在岁月的磨砺中沉淀而成。

早年生活

孟郊出生于唐天宝十年的湖州武康,他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他从小生性孤僻,不太与人往来。在青年时代,他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这时他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并往京应进士试。但是在贞元八年的下第之后,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

晚年生活

直至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这才得进士登第。他随即东归,告慰母亲。后来他历游越中山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他不仅揭露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也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

诗歌特点

其一,古朴凝重,避熟避俗。孟郊惯用白描,《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笔力高简,而《游终南山》则展现出了境界开阔。在句式上孟郊忌平缓流易,用古文句法为诗,使得诗歌具有新鲜感。

其二,险奇艰涩。精思苦吟。他用硬语盘空,如死、剪、烧、骨等狠字营造奇崛艺术感受。这也反映了他心情郁闷的情绪低沉,以及心理压抑和不平所导致的心理状态和语言表现风格。

其三,情深致婉,气势磅礴。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特点,以平淡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如《游子吟》以此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他的某些作品则展现出奋猛卷海僚气魄,如有悠远情致又有磅礴气势的一面。

文学成就

在内容上,上世纪几位学者认为:“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因此觉委婉有致。”独特魅力体现在他那浅显却蕴含深意的地方,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力量。此外,《列女操》、《薄命妾》、《塘下行》、《去妇篇》的诸篇也充满了情深致婉之美,同时带有一定的讽喻意味,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使得他的文学成就更加令人赞赏,因为除了表达个人悲欢离合,还能触及到更广泛的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而增添了一份生命力的光芒,对后世影响巨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