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防范工程贪污的智慧如同土木堡变成宫女绘画中的艺术妙手

明朝防范豆腐渣工程的智慧,犹如土木堡变成宫女绘画中的艺术妙手。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窑砖上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质量问题可以立即查到责任者。这块青色窑砖睡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东南角600多年,但一直以往被忽视。

这块窑砖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珍贵文物,从明朝洪武年间到现在,它见证了长沙600多年的历史。古城墙全长共251米,高为13.4米,顶面宽为6.1米,是当时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保存了600多年的明朝青色窑砖完好无缺,这实属不易。这段城墙差点被全部毁掉,是因为有一帮文人阻扰才有今天的存在,这是长沙历史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明代以前,长沙的城墙均为土筑到明初已年久失修、毁坏不堪。到明朝洪武五年间(1372年),才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缮工作。这一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现在唯一留下的这块窑砖正好是这一时期将土城墙更换为窑砖城墙时留下的。

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有助于一眼看出谁建谁负责以及质量如何。为什么古城市防建设中要如此注重责任制?因为这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与监督能力要求极高。

今天,在游览天心阁时,如果市民和外地游客发现古旧洞孔或其他可能属于清末民初拆除前的老建筑,可以直接与天心阁管理处取得联系,最先发现并提供信息者,将会获得奖励。此举旨在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为后人的了解和学习提供更多线索。

从隋唐至宋代,再至于今,每一个时代都留下自己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对于理解我们这个国家及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积极投入其保护工作中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