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周第十一代天子
姬静,字宣王,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的第十一代天子,是周厉王之子。他的父亲在位期间,由于长时间的对外征战和国内政治政策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周厉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并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这一政策激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
在前841年(周厉王三十八年),由于反感高压政策,一群国人聚集起来围攻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宫殿,要杀死周厉王。面临这种局势,逃离镐京的周厉王沿着渭水一直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州)。然而,当国人找不到他时,他们转而寻找太子的位置,最终发现太子的藏身之地,但召穆公成功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使得真实的太子安全避免了遇难。
随后,宗室无主,大臣们推举召穆公和共伯和等来代行天子的职责,这段时间被称为“共和行政”。几年之后,在828年的春季,即共和十四年的初期,正当这个乱世交替之际, 周厉王最终在彘逝世,而那个曾经被众多贵族视作替罪羊的人——太子静,也即将迎来重新登基的机会。
经过召穆公等人的保护与培养,他终于成为了一个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人。在诸侯的一致拥戴下,他继承了父位成为新的统治者,即著名的“文明君”或“文惠帝”的名字—— 周宣王。在他的领导下,不断进行军事扩张,使得四方平定,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但是,由于长期战争消耗,以及晚年的独断专行以及滥杀忠良,最终使得他的统治并没有带来持久稳定的社会环境,只能留给后来的历史学家以一种昙花一现的心态去评价他。
尽管如此,在这段混乱而又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如何都能看到一个皇帝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重建国家秩序,为恢复社会稳定做出贡献,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与纪念。而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的姬静,或许也会因为其坚韧不拔精神以及短暂但重要的统治而被人们所铭记。
标签: 历史故事20字以内 、 历史故事180字 、 日本人最敬佩的中国伟人 、 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大全四年级 、 写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