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的正月,西夏李元昊发起进攻延州的战争。刘平与石元孙奉命增援,这场战役中,郭遵建议先行侦察后续进军,但刘平不听从,他自信勇敢,不顾危险轻敌地率领军队前进。在二十二日夜晚,当他们抵达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却遭遇了西夏军队的突然袭击。这场三川口之战极其惨烈,双方都遭受了重大的伤亡。随着战事的发展,宋军逐渐处于劣势,而刘平退至附近的一座山坡上。
李元昊多次派人向刘平提出降服:“你如果投降,我们可以宽容;否则,你们将会全部死去。”然而,刘平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命令他的儿子 刘宜孙去请求黄德和提供援助,但宜孙告诉德和:“我们为什么要首先撤退?这样做对我们有何好处?”但黄德和却选择逃离到了甘泉(今属陕西省)。随后,西夏军队攻击了宋军驻守的山坡,由于战斗力差强不过,他们被迫撤退,而刘平与石元孙最终被俘虏。
三川口失利之后,一些士兵逃回并揭露了黄德和背叛的事实。殿中侍御史文彦博在河中府设立了一庭审判,并派庞籍前往调查结果显示,“黄德和因怯懦而应当斩首”。最终,被捕者家属获释,而黄德和则被腰斩并悬挂其首级于延州城下。
当时宋廷误以为刘平已经死亡,因此追赠他为朔方节度使,并谥号壮武。而他的子女及其他兄弟也获得了优厚的晋升。不久,有党项人来报告说,在兴州还活着一个名叫刘景文的人,他是刘平生的儿子,而且在敌人的营地生下孩子。但是由于之前同样被俘的石元孙放归返回,并证实了这点,所以这个消息没有得到认可。实际上,虽然原来的消息声称他已逝世,但后来发现确实在兴州一代,以致卒于异乡。
关于诗词方面,有苏轼《赠 刘景文》中的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等内容,其中描写的是花开花落、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情景,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但同时,这些情境也隐含着对生活中的艰辛与孤寂,以及对故土思念的心情。此诗虽表面看似写景,其实蕴含深意,是苏轼用以勉励朋友、表达关切之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苏轼精心编织出的作品之一,让读者通过简单的话语感受到复杂的情感纬度。
标签: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 、 世界五大元帅 、 历史人物故事读后感 、 伟大的杰出人物 、 小学生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