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未四大奇案中谁能界定严嵩的贤与不肖

严嵩,历史上第一个死在官府牢房里的宰相。他家的公子曾经自豪地说过:“皇家没我富,皇家没我乐。”严嵩的政治生涯,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点。首先,他总是努力讨好君主,以此保持自己的权力地位。这就意味着他会在平时通过拍马屁、卖力气和送礼来赢得领导的欢心。其次,他依赖于家族成员尤其是儿子的能力和影响力。在他的任期内,他的儿子严世藩担任工部侍郎,一开始虽然职位不高,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决策权。严嵩通常留在后面支持,而让儿子处理大多数事情,这种配合无缝接合,使得他们能够共患难,同时也保证了彼此之间的保护。

最后,严嵆还擅长培植私人势力网络,为自己提供了庞大的权威基础,即使是在去世之后,也有人愿意为了获得优渥的谥号而给予他钱财。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严嵆还涉足教育和军事领域,不遗余力地寻求更多的手段获取利益,即便是在科举考试中也是如此。他利用主持招考这一机会索取贿赂,为那些并不适合入仕的人提供了机会。不过,这一点并不能说是他独有的行为,只要能够确保名额分配公正且符合实际情况,就算是“偷偷摸摸”的方式也被看作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时间流逝,宰相也终将老去。嘉靖皇帝常常写下小纸条提问问题,而年迈的严嵆已经无法回答,只能请求儿子的帮助。但当时刻紧迫的情形下,儿子却因玩乐而忽略了父母所托的大事。而这恰恰反映出大明朝即将走向衰落的一步。

1562年5月的一天,当道士回答“今天下何以不治?”时,说话者指的是谁?答案竟然是“贤未进,不肖未退”,其中,“不肖”指的是谁?道士答非其实质,是指嚴嵆。此时嘉靖皇帝默然无声,其结果两年后嚴世藩遭受极刑,而嚴嵆则被罚没所有财产,并降为平民,最终只能在祖父墓前搭建草棚生活,最终凄凉死亡。

做官只是为了赚钱,但最终却一无所有,《红楼梦》中的那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正如同警示人们,如果不是忠诚于人民,那么即使拥有高位,也不过是一场空谈。

因此,我们应该深思熟虑,无论你身处何种位置,都要记住,你们所行之举,将决定你们未来命运。你若想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物,那么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一次又一次失败与灾难。

当有一天,有人轻松地问:“今天下何以不治?”那时候,你是否准备好了承担一切责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