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的天宝之年。那个时候,李隆基已经彻底背离了过去的自我,他不再是那个励志向上的青年皇帝,而是开始懈怠朝政,内忧外患让唐朝显得疲惫不堪。
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在唐朝担任高级官职。他在“安史之乱”之前就已经辞官归隐,但为了辅佐太子李亨,他选择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事实上,是他复出的谋略和计策帮助了唐肃宗平定了这场灾难性的大乱。
从小就能文能武,七岁便展现出非凡的学识和能力,幼时就已对黄老列庄学说有所了解,被誉为神童。在开元十六年的某个机会中,他被召见到宫中,并受到张说、张九龄等人的赏识,也赢得了韦虚心、张廷珪等大臣的尊重。
当“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逃离京城,而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即位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便派人四处寻找李泌,要给他授予高官,但他却坚决推辞,只希望以宾客身份随从。这次请求也只能得到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职位,当需要商讨疑难问题时,就常常请教于他,并尊称其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
在平定叛乱方面,李泌功不可没。但就在此后,他又遭到了权宦们的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当代宗即位后,又被召回翰林院担任学士一职,不幸地再次遭遇宰相们排挤,最终被迫外放。在德宗统治期间,他终于入朝拜相,一路升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且获得邺县侯爵号,以世人传颂而著称。
贞元五年的三月二日(现代日期计算应为4月1日),这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病逝于68岁那一年。德宗追赠他的头衔,还加倍了他的葬礼。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他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一起被选入历代帝王庙宇中的祀典。
标签: 抗日小英雄的简短故事 、 十位现代英雄事迹 、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文案 、 红色故事演讲稿100字左右 、 关于爱国的英雄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