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湖畔的历史名人老照片自然中的诗人代表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湖畔派诗人是早期的一个重要派别。次要代表人物包括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以及骚塞(1774-1843)。这三位诗人曾共同居住于英国东南部的昆布兰湖区,他们在格普斯米和文德霍姆两个湖畔村庄生活,并以赞美湖光山色的诗歌著称,因此被称为“湖畔派墨客”。

他们之前曾前往法国,但后来转而回归传统,致力于恢复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在文化上,他们拒绝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以情感和个人体验为中心,推崇自然界和乡土文化。华兹华斯的《抒怀歌谣散·叙言》是英国浪漫主义宣言之一,而柯勒律治的《古船子咏》则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情调;骚塞的小诗《审讯的幻境》则是对英国王室的一种奉承。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时期英国浪漫主义活动开始展开,其标志性作品是1798年由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怀歌谣散》,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800年重版时撰写的一篇名为《叙言》的文章,它成为了艺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他们对抗了古典主义传统,从而奠定了浪漫主义艺术观念。

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浪漫派对抗者”。然而,当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悲观时,一群新的青年诗人,如拜伦、雪莱登场,与他们开展了一场论战。当拜伦在1809年的小詩《英格兰墨客及苏格兰批评家》中回击了那些针砭时事的人们,并斥责了悲观浪漫主义者的偏向,他因勇敢地挑战旧有的势力,被人们誉为“洒旦”——恶魔。而拜伦、雪莱以及济慈等人的作品,则被视为“洒旦派”的代表。

尽管湖畔派代表着悲观式的大自然风景,而洒旦派则更倾向于主动探索自然之美,但两者都有各自的地位和贡献。虽然它们没有达到同样高的地位,但它们都是那个时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