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与米尔军事的物品交换

王铭章简介: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王铭章,历史上评为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是国民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

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主要成就包括: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徐州会战

生平概述:

1893年7月4日出生于四川新都泰兴场,一家子落得贫穷,但他从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志气与坚韧不拔的人格。他接受了新都县高等小学教育,并考入了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在辛亥革命期间,他积极参与保路运动,并随后加入讨伐袁世凯的队伍。在1914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后,他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不同的部队中担任各种职务,最终成为了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的指挥官。

1935年10月,他所部改编为第四十一軍,並升任為陸軍少將師長;1936年2月26日晋升為陸軍中將;11月12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然而,这一切荣耀并不能挽救他最终命运中的悲剧——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由于誓言保卫滕县,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作殊死斗争,最终壮烈殉国,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事迹回顾:

七七事变后,当时任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请求率部开赴前线作战。他的一二二师是第二十二集团軍的一部分,在宝鸡乘火车直开潼关渡河归第二戰區战斗序列,驰援晋东。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西北忻口与晋东娘子关受到了日本人的猛攻,而西安行营奉转蒋介石命令,要二十二集团軍立即由宝鸡乘火车直开潼关渡河,以增援正在遭受围攻的地面上的同胞们。

之后,他们继续向太原进发,对付西进之敌。一九三八年的春天,他们又一次迎来了挑战。这一次是在山东省境内的小镇——台儿庄附近。那里的防线已经松动,因为韩复榘在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时选择了逃离,使得整个地区变得异常危险。而这时候,无数中国士兵仍然坚守阵地,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来抵御那些无情且残酷的手段。但他们知道,即使如此,也许还是无法阻止那片土地上的悲剧重演,所以他们用尽所有力量进行最后一次反击,用生命去换取时间,让更多的人能逃脱这个灾难带来的死亡。

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有一些幸存者报告说,那些士兵没有放弃过希望,而是在死亡之前,还能够看到自己国家的情景,以及那些他们视若亲人的兄弟们如何为了国家而献身。如果要问这些士兵心中的想法,那么答案可能只有一个:“我要保护我的家园,我要捍卫我的国家。”

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结果,只是留下了一份永恒的话语——“如果我们可以活下来,我们一定会继续战斗。”

因此,每当我们谈论关于这次失败的事情,或是对于这些无辜者的记忆,都应该以一种敬意来对待它们,同时也应该让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的未来。

毕竟,就像每个故事一样,这是一个关于勇敢、忠诚、爱护祖国以及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至死的事故,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所以,让我们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把它作为我们的灵魂所需的一部分,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只是生活在地球上,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因为,没有什么比起这样的故事更能激励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以及努力创造未来的美好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