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到二战时期德国的名将时,无法避免提及的是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中外军事评论家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人赠予他如“戈壁之狐”、“战术天赋”的光环,但也有声音称他为“战术上的伟人,策略上的矮子”。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又基于什么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可以从隆美尔的早年经历来看。在一次大战时,他就在陆军第124团担任过军官候补生,并在战争初期即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战斗才能。后来,他带领三名士兵击败了20名法军,这一英勇事迹成为了他声望的一个起点。在东线作战期间,他曾带领一个连队俘虏超过5000敌军,这一壮举也印证了他的指挥才能。
然而,在一次大战后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上,隆美尔并未有太多显著的提升。他曾在德国著名的“德乔斯特步兵学校”教书,只到连长或营长这一级别。而在十万陆军时期,他只是个普通的连少或营少。这与其他高级将领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二战爆发,隆美尔才被调往法国战争中屡建奇功,以后调至非洲参与北非冲突。在此期间,他组建了非洲师团,其实力达到了巅峰。但是,即便如此,德国在非洲的全部三个师加起来,也只能算是一个小规模部队,与同时代东线的大型部队相比,它们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如后者。
从这些经历来看,隆美尔虽然具备出色的战斗指挥能力,但缺乏足够的人才培养和经验积累。特别是在批示年轻士兵和整个师团的问题上,而这恰恰是曼斯坦因元帅所擅长的地方——普鲁士传统中的武士文化、以及十万陆军时代更为深厚的人才培训背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去磨练自己的指挥艺术。而对于像隆美尔这样的将领来说,他们没有接受同等程度的人才培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赞誉隆美尔是卓越的战术家,但他的策略层面可能存在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把他描述为“策略上的矮子”,而不是像曼斯坦因那样全面发展的一流将领。
标签: 中国历史人物有谁 、 屈原投江故事概括60字 、 朱元璋最出色的四个儿子 、 历史上名人传记 、 屈原娶了几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