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探秘生读书的精髓解密

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在他的一生中,总共有1,328项发明,其中包括白炽电灯、留声机、活动电影、自动电报机和速写机等。1882年是他发明最为繁荣的一年,那一年,他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新发明。

人们不禁要问,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刚上小学时,爱迪生的老师很讨厌他,因为他总是提些奇怪的问题,让老师难以应对。一次,老师被他的问题惹火了,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妈妈,说:“这个孩子真是太古怪了,他总是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再传染给其他孩子,那将会更糟。”

爱迪生的妈妈理解她的儿子,她决定亲自教导他。她通过自学帮助爱迪生掌握比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更多。为了挣钱支持自己的实验工作和学习,年幼的爱迪生开始卖报纸。他每天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九点半回家,只有空闲的时候才去图书馆阅读。

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一位绅士注意到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的一个少年——那就是未来的大师。这位绅士向少年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你已经读了多少书?”“十五英尺高”,小男孩诚实地回答道。那位绅士笑着说,“哈哈哈,我看到你今天所读的是与过去不同,你是否只是随意乱读?”

面对这些质疑,小男孩坚定地说:“不是!我按照次序阅读,我下决心要把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都看完。”那位绅士听后,没有直接表扬,而是一席话深刻影响了这个未来的巨星:

“你想要完成图书馆所有书籍的情景可真令人敬佩!但你的方法可能会浪费时间。经济效益高效的读书方法应该先设定目的,再选好材料来阅读。你从今以后要有个计划,有个方针,从而逐步推进。”

这一番话如同阳光照亮了小男孩的心灵。他记住了这位绅士的话,并且开始更加自觉、更加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研制改进打字机时,他系统性地浏览有关打字机文献;在研制电灯期间,他也用类似的方式积累信息。

有人统计,在研究电灯技术期间,爱迪生使用笔记本达到了200本,每本超过20页,这样的带着目标和计划进行知识积累,为他的创新成果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故事中的“妙诀”——利用特定的目的和计划来提高读书效率,使得这种学习习惯成为他成功的一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