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

1865年乙丑1月27日(农历乙丑年元旦),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易名质,字朴存,号滨虹。原籍徽州歙县潭渡村,诞生于浙江金华府城西之铁头岭寓所。13岁随父返歙县应童子试,名列前茅。丁戊间,易字宾虹,以字行。

1869年己巳,地方不靖,随父避乱至金华山居罗店,与李灼先、李咏棠习举业。在课余时间,他尤爱好金石书画,并从萧山倪翁处学习“当如作字法”等画诀。

1870年庚午,在家塾藏书的影响下,他开始能够检阅《字汇》等书籍,对形声之谊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他在金华山中读书,并对画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1871年辛未,当族侄黄崇惺以庶吉士分发福建归化时,为其订课程并游八咏楼。这次经历丰富了他的文化视野,并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1872年壬申,他接受程健行教授四子书及五经,有着五年的学习经历。在此期间,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艺术风格。

1880年代初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曾一度放弃学业,但最终还是选择继续深造。他在丽正书院值课,从义乌陈春帆习写真,这段时间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890年代末期,由于国家局势动荡和个人生活变迁,他多次更改居住地,最终定居上海。在上海期间,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加入国学保存会,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结合方式。

1910年代初期,由于政治原因,再次遭受迫害,被迫流亡到安庆。在安庆期间,他创办存古学堂,并参与编纂《神州国光集》、《国粹学报》,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涉足教育工作,如任职留美预备学堂等机构,是这段时间内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之一。

1915年的复辟运动爆发后,因为袁世凯政府收购《神州日报》,黄宾虹愤然辞职,此后再没有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意见,也没有再次活跃在公共场合,这可能是因为他对政治环境感到失望或是出于安全考虑而选择隐退。尽管如此,在这一生中,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教育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使者和教育家的典范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