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问题青年之苗泽

关于苗泽,演义上说的也不多,前后就那么两段,提到苗泽的也不过那几句。但演义的魅力所在,就是描摹一个人,寥寥数语,便能够穷形尽像。苗泽的出场虽然不多,但留下的印象,却非常生动。 演义首先以一句“泽欲得春香,正无计可施”,交代了当时苗泽的处境。按照今日的观点,苗泽敢于跟黄奎的小妾谈恋爱,其勇气还是可嘉的。而苗泽与春香谈恋爱之后,没有始乱终弃,而是“欲得春香”,就更加可贵了。但是春香是自己姐夫的小妾,从礼法上来说,这样做是不对的,苗泽的爱情因此受阻,于是“无计可施”。 正在这个时候,上天给了苗泽一个机会可以跟春香在一起,但苗泽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于是不但爱情最终是一场空,就连性命,也因此丢失。 曹操用荀攸之计,把马腾赚到许都,准备在马腾入城的时候一举擒下他。马腾知道曹操要干什么,但为了不给曹操以口实,硬着头皮去了。这时候曹操派黄奎去劳军,谁知道这个黄奎,也非常不值曹操的所为,便跟马腾密谋,准备在曹操劳军的时候杀掉曹操。黄奎回家之后,因为激起了心中的愤怒,所以余怒未息,被自己的小妾春香看在眼里。 这时候春香就开始想了,黄奎到马腾军中,回来这么愤怒,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就去跟情夫苗泽商量。从故事来看,连春香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苗泽在听到描述之后居然会想到黄奎打算做什么,要么是他平常本就留意黄奎,要么就是他比较聪明。可能两种成分都有吧,苗泽在听到春香的描述后,本能地想到黄奎可能要做对曹操不利的事情。于是就有了进一步行动的计划。 按照苗泽的计划,这个人真可以去做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指使一个人去刺探情报,竟能做到如此完美。黄奎的计划是,投其所好,宛转地挑动一个人的情感,然后引诱他说出机密之事。这种招数再由黄奎身边很亲密的小妾使出来,不由得黄奎不中招。这也是苗泽平常吃透了黄奎这个人的脾气,才能对症下药。杀曹操这样的机密,本是不能轻易泄漏的,黄奎回家之后没有做到不动声色,反而怒形于色,这就是第一个致命的错误。对身边的小妾过于轻信,在言语挑动之下没有做到语言外壳的保护,这又是第二个更加致命的错误。泄密后没有控制分享机密的人,这又是第三个彻底致命的错误。苗泽首先知道黄奎会犯这些错误,才会要春香去刺探情报,结果这次刺探非常成功,苗泽拿到了有关黄奎愤怒的确切情报。到此时为止,苗泽还只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情报专家,还算不上一个问题青年。因为拿到情报之后,他的选择并不只告密一条道路。 这时候黄奎的选择有三个。第一个选择,不动声色,静观其变。先带着春香到外面观望。如果黄奎杀了曹操,就想其他的办法再做打算;如果曹操杀了黄奎,就趁机逃走。这个选择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其中有一个关键的缺点,就是我在前面李春香的文章中谈到的两个人将有可能因此而失去当前非常满意的生活。无论是苗泽还是春香,都不能下定决心走这条道路,在从前没有走,现在也不会走。但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如果事情没有那么糟糕,他们还能继续回来。第二个选择,就是直接逃走。因为黄奎有机密大事,这时候逃走是最好的时机,黄奎对他们是鞭长莫及的。这种选择相对于上种选择来说,那个关键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了。第三个选择,就是苗泽最终选择的釜底抽薪之计。只有黄奎死了,才没有人再来威胁他们的幸福生活。而自己也可以在告密的行为中立一大功,也不用顾虑失去当前比较满意的生活,甚至会生活得更好。 到此为止,苗泽走上了告密的不归路。让人失去理智,让人毁灭他人,苗泽没有控制自己的,黄奎和马腾的生命终于走向终点。 然而让苗泽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做的人神共愤的事情,不但神仙不能饶恕,就是曹操也不能饶恕。因为曹操是聪明的,今天他可以出卖黄奎,明天出卖的可能就是曹操。曹操一生没有被人出卖,大约跟这种聪明是很有关系的。 苗泽的寓言告诉我们,是一个陷阱。前方的暴利差不多就是毒药。如果你出卖了他人,你也就出卖了自己,你的结局跟苗泽也差不多。 在这个事件中,苗泽是主谋,春香是被利用。所以苗泽的排名还在春香之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