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父业传家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陈受宜的教科研工作总结

承前启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陈受宜的教科研工作回顾

初见陈受宜,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头发微卷,身着得体的格子连衣裙,她看起来既有风范又不失学者气质,这位“80后”研究员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对科学事业的忠诚而闻名。自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以来,陈受宜在中科院始终坚守教科研双重角色,不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进行过访问学者学习,更曾担任中科院遗传所副所长、所长,一直致力于基因组研究。

六十余年的辛勤耕耘,让陈受宜收获了丰厚的荣誉。她被授予1990年的一等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表彰。此外,她还多次入选全球动植物学高被引科学家之列。尽管她自称平凡,但她的成就却非同寻常。

爱国奉献是她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这源于她父母对她的教育。在父亲陈世骧身上,她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并且是一位忠诚地为国家服务的人物。母亲谢蕴贞则是强调实事求是、谨慎勤奋的人。她们共同塑造了 陈受宜坚定的品格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

在美国访学期间,陈受宜深知自己代表的是什么样的身份,因此她谨慎行事,以实际行动展现出一名真正爱国者的形象。她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每一代学生,让他们明白要为国家尽心尽力,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让祖国丢脸。

实事求是崇尚真理,是从小接受的一堂课。当“七五”计划和“863”规划实施时期,她参与其中,为公平合理分配课题经费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言传身教上,她培养了追求真理、勤奋求实的学生队伍。

1989年,当她成为遗传所常务副所长时,这是一个考验 herself 的重要时刻。母亲的话语一直铭记在心:“权力与责任相连,而责任必须摆在第一位。”这是父亲不仅说过,也一直做到的。而当时,他们领导昆虫研究室揭露美帝国主义罪行,为中国赢得胜利,这对于一个刚起步的新兴领域来说,是巨大的开创性贡献。

公私分明重视平等,在5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陈受iyi以严谨认真、攻坚克难精神著称。至今,她仍记得父亲办公桌上的两套信封邮票,一套公用,一套私人——即使回复民众来信,也总用私人信封邮票。这反映出父亲那种大局为重,对待个人利益极其清醒的情怀。而作为研究所所长的时候,没有给自己争取任何福利,只把这些福利给最需要的人,这种行为也体现了公私分明原则。

作为一个普通而又非凡的人类基因组中心负责人,陳繼儉带领团队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注册任务,使中国成为唯一参加这一国际项目的大型发展中国家。这一切都证明了她的卓越能力以及对科学事业无限忠诚的事迹。

然而,即便如此,当问及未来,她仍然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宣扬的小事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不断追寻那些困难问题,对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是陳繼儉永远不变的心愿。(倪伟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