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龙凤奇缘在社会的演绎者

自幼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黄梅戏表演和传唱的民歌。童年时期,他就被音乐深深吸引,在六岁那年,一次偶然遇见一个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的场景,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永远的情感纽带。尽管后来因为追随这位艺人而挨了一顿打,但这并没有扼杀他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音乐工作者的决心。

在上中学期间,程学勤每天晚上都坐在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门口聆听他们排练,这份痴迷不仅促使他自学学会拉二胡,还让他在十二三岁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二胡。在1954年,他凭借卓越的才华,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募为主胡演奏者。

与此同时,程学勤也开始涉足作曲领域。他于1955年遇到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并被《春香传》所触动,从而激发了自己创作自己的作品的心愿。尽管缺乏专业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但程学勤通过不懈努力和对乐理知识及黄梅戏艺术结构的大量自我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有能力进行作曲工作的人,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他创作了204部各种大小型号的黄梅戏作品,不仅是安徽省内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程学勤在其漫长职业生涯中获得过多项荣誉,如1984年的《渖婿招婿》赢得安徽省首届戲劇節第一等奖;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获得安徽省第一屆藝術節最佳音樂創作獎;1990年和1992年的电视剧《黃山情》、《桃花扇》分获“金鹰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奖项。此外,《山鄉情悠悠》的获“2000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也是他的骄傲之一。

对于自己的成就,程学勤表示虽然未能获得很多官方认可,但老百姓喜爱他的作品更多,这给予了他最大的满足感。他坚信,要想创造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就必须保持原味,同时以新的面貌展现给观众。这正是他一直以来致力于追求的地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