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守仁简介传-心学集大成者,军事才能与教育家,与朱祁镇为啥被尊称大明战神对偶考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兼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等职。
平定宸濠之乱后,被封爵新建伯,并追赠侯爵。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其学说思想王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
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他从祀孔庙,是明朝四位从祀孔庙的学者之一。
他出身于一个显赫家庭,其父亲王华曾经状元。他天生气质非凡,有特殊的修养和见识,从小就能默读祖父所读过的书。在他的学习环境中,他展现出了不凡的一面,一次讨论国家最要紧的事时,他提出了科举并不重要,而应该致力于做一个圣贤的人。
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不成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高官的心理准备。虽然他多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华。
在弘治十七年的冬天,由于触怒宦官刘瑾,被杖四十并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这段时间里,他在龙场悟道,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是他的重要哲学观点之一。
随后他被召回京城担任不同的职务,最终被擢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期间,因其独特用兵方式和狡诈专兵能力,在平定江西盗贼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德十四年的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时,只有王琼对其才能充满信心,而实际上,是因为就在此前不久,朱宸濠因病去职而使得整个江南地区陷入混乱。而当消息传达给北京后,大臣们惊慌失措,只有李东阳笑着说:“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但下一次必然会中。”
最后,当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时,不仅是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好听,也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缘分,让人们相信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标签: 小学有历史人物的课文吗 、 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 十本必读的名人传记 、 有趣的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