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篇章揭秘生读书的古老诀窍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生的发明家,他的名字响彻世界。生一生发明了超过1300件物品,每11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当然,这包括他的助手们的贡献)。1882年,是他创造力最旺盛的一年,平均每3天就会有新的发明。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

从小,生就不是那种乖巧听话的孩子,而是喜欢提出一些让老师困惑的问题。有一次,老师因为他的问题感到沮丧,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理解她的儿子,把他带回家继续教育。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比学校里同学更多的知识。

为了挣钱和支持自己的实验工作,生开始卖报纸。他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半回家,在图书馆找时间阅读和思考。在底特律的一家图书馆,那里的藏书高达15英尺,是他乘坐火车卖报纸时经常光顾的地方。

一次,一位绅士走近他:“我经常在这里看到先生,请问您读了多少书?”“嗯,我已经读了一整排高达15英尺的书籍。”那个古怪但又认真的绅士笑着说:“哈哈哈”,然后认真地对他说:“你读得很多,但你是否有个确定目标?我看你之前读过什么,现在正在读什么,看起来好像随意乱放。”

小生的眼睛闪烁着激动之情。“不,我是按顺序来!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整个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都看完!”讲完这些坚定的誓言后,他期待那位绅士能表扬或评判。但那个人却说道:“哦,你想把这所图书馆里的所有书都看完,这精神可值得赞赏!但是你的方法效率低下。你应该先设定目的再选取阅读内容,从现在开始,要制定计划、方针,让学习变得有条理!”

那番话如同阳光照进他的求知欲望强烈的心灵。他记住了这位绅士的话,并且开始更加自觉、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研制打字机的一个部件时,他借阅有关打字机的全套资料并系统阅读,最终解决问题;在研究电灯的时候,他也用类似的方法查找信息。这段时间内,他使用笔记本超过200本,总共记录四万多页这样的文章。这是一种带着目的、计划性的积累知识和学习方式,对于生来说非常重要。

可以说,“读書妙诀”之一,就是这样一种安排与执行策略,使其成为实现自己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