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明朝初年的重臣和学者。出生于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自幼丧父,他游学四方,最终被建文帝召入仕途,受命修撰《明太祖实录》,并担任翰林院编修。
随着明成祖的即位,杨士奇晋升为侍讲,并辅佐明仁宗。在此期间,他历任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他以其谨慎的治国理念和深厚的学问著称,被尊称为“西杨”,与杨荣、杨溥一起成为“三杨”之一。
在明宣宗时期,尽管他因子杀人案而自请致仕,但他的贤德仍旧受到推崇。他参与了多项重要史志编纂工作,如《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等,并曾一度因为提醒皇帝注意国家大事而遭到排挤,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个人经历方面,早年失去父亲后,由于母亲改嫁,他曾一度改姓罗。后来,因为母子的关系问题,又恢复了原来的姓氏。他的家庭生活平凡,但他对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在家中自我教育,同时也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保持关注。
在政治上,他一向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在一次关于减免岁供的问题上,他成功地劝说了朱棣改变计划。此外,当时有人建议穿吉服庆祝朱棣即位,而他则认为应当遵循传统礼仪,这一立场最终得到朱棣的支持。他还积极反对一些不公平或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宜,比如批评那些只顾养马却忽视选拔人才的事故,以及提醒皇帝不要过度宽容那些言行不当的大臣等。
由于其忠诚守信以及对于国家大计所持有的深刻见解,杨士奇在各个朝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最终被赠予左柱国、太师之职,并追谥“文贞”。
标签: 英雄名人故事200字 、 著名的女历史人物 、 四年级推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 、 名人故事大全300字 、 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