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年深旱之际,汉族地主的压迫日益加剧,他们无理勒索瑶民的粮食和金银,甚至增加租税。凤福山,这个出生于贫穷家庭的青年人,在经历了磨难之后,他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他开始秘密地与其他同胞们联系,并鼓励他们起来反抗不公正的统治。
为了传播起义的大旗,凤福山和他的同伴们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打蘸”。这种方式是通过在村庄之间流传着关于起义的大量口头文学作品,比如有关英雄事迹的小故事、诗歌和歌谣。这不仅增强了起义军队伍的凝聚力,也激发了更多人的革命热情。
1933年的农历二月二十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在五龙庙举行的一次誓师大会上,凤福山被推选为大统领。他高声宣布起义,并且用一首充满激情的话语作为战斗口号:“五龙庙煎誓师征,展开红旗冲上前,地主分田地,官僚得太平。”这场规模宏大的起义最终吸引了来自兴安六源、全州十二源和灌阳二十八源等地区四十六万名瑶民加入进来。
尽管政府派出了桂林第七军以及区民团和灌阳民团进行围剿,并且内部出现了一些分裂,但这场壮丽的事业只持续了三个月便失败了。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凤福山继续斗争。他隐姓埋名,以备再战。解放后,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灌阳县的人代会议常委、桂林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一直致力于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
标签: 介绍一些英雄人物 、 历史人物传记作文2000字 、 历史人物的作文300字 、 报任安书 、 历史人物介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