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6年的旱年,汉族地主对瑶民的压迫更是加剧了,他们不仅勒索粮食,还提高租税,导致瑶民生活困难至极。凤福山等人,这些出生于贫苦家庭的人们,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抗争他们的命运。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即通过“打蘸”(即用水和颜料在墙上画图)来传播消息,并组织起义军。在1930年至1933年的几年里,他们先后在桐木江、沙罗源、五龙庙进行了多次这样的活动,用“开天蘸”、“太平蘸”、“宝蘸”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些努力最终聚集了四十六个瑶族村庄的大量兵力,并制作了武器和训练队伍。
1933年农历2月20日,在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盐塘村五龙庙举行誓师大会时,凤福山领导这场起义。他高举着代表力量和决心的大旗,上面书写着“纛”,并且唱响了一首激励士气的歌谣:“五龙庙煎誓师征,展开红旗冲上前,地主分田地,官僚得太平。”这场起义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以灌阳为中心,以兴安、全州为支撑点,一共有五六万名参与者。这次大规模起义震惊了当局,他们决定联合桂林区民团和灌阳民团进行镇压,同时也遇到了内部分化的问题,最终只维持了近三个月就失败了。
解放之后,凤福山继续投身于民族事务中,他担任过多个职位,如灌阳县第七届至十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桂林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以及自治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他的努力下,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签: 四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资料 、 著名历史英雄人物 、 经典长篇架空历史小说 、 历史小故事1分钟左右 、 小学四年级关于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