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6年的旱年,汉族地主对瑶民的压迫更是加剧,他们不仅要抽取粮食,还提高租税,导致瑶民生活困难至极。凤福山这样的贫苦出身的人们,被迫决定起来反抗。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运用“打蘸”的方式进行宣传,组织起义军。从1930年到1933年间,他们先后在桐木江、沙罗源、五龙庙等地举行“开天蘸”、“太平蘸”、“宝蘸”等形式的集会,以此聚集力量、制造武器和训练士兵。1933年的农历二月二十日,在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盐塘村五龙庙举行誓师大会,凤福山与其他领袖共同高呼:“五龙庙煎誓师征,展开红旗冲上前”,宣布起义,并被选为大统领。这场规模宏大的起义吸引了来自兴安六源、全州十二源和灌阳二十八源等地共四十六个瑶族群体的约五六万人参与,最终席卷了广泛地区,但只维持了三个多月便因内部矛盾和政府部队围剿而失败。凤福山为了保护自己,将名字改名换姓,一度潜伏下来,为着再次起义做准备。在解放之后,他担任过多个职务,如灌阳县第七届至十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桂林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以及自治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民族自由与权利的无尽追求,以及为了这个目标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标签: 世界第一军事天才 、 世界前十位美少年 、 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 历史人物有哪些人物传记 、 老书虫看了n遍的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