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唐朝的盛世,那个时期的中国在国际上无人不称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样的和谐社会让人难以忘怀。而且,在文化方面,如佛教等外来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百花齐放。在军事上,唐朝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力是当时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唐朝统治者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自信到极点,以至于没有专门组织人手维修长城。自秦朝以来,没有修建长城的统一王朝就是唐朝。这表明了他们对自己军备力量的绝对信心。毕竟,少数民族铁骑一直是统治者们头疼的问题,而防范的手段,就是那坚固的大墙。
大唐最值得骄傲的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历史上的名将如房玄龄、魏征(文臣),程咬金、秦叔宝(武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让整个国家稳定运行。在盛唐时期虽然没有初唐时期那么多勇猛将领,但完善的军队体系和战备弥补了这一不足。而且,对士兵进行严格管理,甚至苛刻到一定程度,每个士兵的武器配备等都有详细规范,并考虑了各种突变因素。
《隋唐演义》中的情节,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每位英雄手中的武器、盔甲。但这只是小说,不可作为历史依据。通过研究《新 唐书》,我们知道唐朝对于军队管理比较宽松,一种叫做“府兵化”的制度,即战争期间必须回到前线备战;平时则可以返回家乡享受生活,但这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作为一名战士,他们必须准备哪些装备呢?《新 唐书》记载:硬弓、一只胡禄箭壶、三十支箭,以及横刀;还需磨刀石、毡帽、毡衣和行李箱。此外,还要准备九斗大麦饭、二斗生米,上交集中发放。服饰要求也很严格,以确保整齐划一,而这些开支全由士兵自己承担。
当然,这些装备不能全部携带,所以日常由专门人员保管,只留下作战工具给士兵保管。这份负担非常重,但仍然是必要的。不论何时,府兵们总携带着横刀和弓矢,以待任何时候需要。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太累,就应该感谢隋朝的时候,不仅士兵必须背着粮食,而且还要配置所有装备在身上,再加上行军速度慢,更影响战斗力,从而导致隋末乱象频发。
除了个人装备之外,还须购买集体设备,如床铺帐篷及牲口。一旦成为作战单位成员,就必須出钱购置集体工具,有许多愿意加入但又感到压力的理由,因为即使如此,也有人渴望成为一员,因为在赋税上还有优惠,而且仪容仪表有较高要求入伍后经过考核分配职位,有才能的人能成为射手,而余下的只能冲锋陷阵。在冬天主要进行训练,与真正战争同样激烈,最终以狩猎收场,为改善伙食也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当战争爆发,无论冬季如何,都会毫不犹豫投身其中,使百姓安居乐业,是因为这些英勇之举!
标签: 中外历史人物传记 、 著名历史人物演讲稿 、 世界历史伟人100名 、 以历史人物的角度写的作文 、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