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2年九江二中毕业后,蒋健兰又在1956年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学业之余,她对戏剧充满热情,在学校的业余演出中担任了《求婚》、《升官图》等话剧中的角色。大学毕业后,她加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参与编写小型剧本,并于1959年调至北京市立第十二女中任语文教师。1963年,她转到地安门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教研组长。在教育领域工作22年的她,不仅在教学上有所创新,而且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她总结的经验被收入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广播教材,并获得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级中学书。
2002年的她退休之后,蒋健兰继续关心着祖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她曾多次资助贫困少年接受教育,也就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向总理提出建议。她的这一行为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肯定。
此外,蒋健兰还重新投身于戏曲事业建设。在抗战期间,她离开家乡流离失所时,便对川、越、闽等地方戏曲产生了兴趣。而在《剧本》编辑部工作期间,她更是深入了解并关注各种艺术形式,其中尤其是京剧与其他地方戏曲,以及歌剧与话剧。她甚至撰写过一些小规模的话劇评论文章。此后,《戏劇報》的编辑部邀请她撰写有关戲曲藝術家的文章,也有表演藝術家請她幫助寫下自己藝術經驗的小說。中国戲劇出版社還請她寫戲曲藝術家的傳記。
二十多年間,她與劉乃崇共同主編過《中國新文學大系·戲劇卷(1949-1966)》,並參與過《文科知識百萬個為什麼·戲劇卷》、《中國京劇史》、《中國戲曲志·北京卷》的撰稿工作。此外,她們合著了一些關於京、川兩種地方戲曲的小冊子,並且協助一些名伶寫書籍。在教學領域上的成就見證於北京市師範學院廣播教材,而她的詩詞創作則見於各種選集和雜誌。
除了以上成就之外,蒋健蘭也是一位醫療專業人士。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她帶領學生去醫院學習培養“紅醫員”,並自學快速按摩治療方法。她不僅精研取穴用針法,更在老醫師李銘瑞指導下,在治療脊椎病、婦科病等方面獲得豐富經驗。此外,由於對長期從事這項工作而對人體健康產生深刻理解,所以當遇到他人的疾病時,都會義務診治,即使是在火車上或是素昔未交的人面前也一樣,這些行為讓周圍的人都感到驚訝和感激。
标签: 歌曲中华上下五千年 、 历史人物故事350字左右 、 影响全球十大人物 、 都有什么历史人物故事 、 历史故事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