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项羽始终是一个聪明而又浮躁的英雄。我的这种印象,与鲁迅先生笔下的形象有着不小的差异。他在《三昧书屋》中提到的“学剑不成”,让我联想到项羽这个形象,在我心中的定格与历代学人的描绘不尽相同。
少年时,我读到史迁的记述:“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句话,让我莫名其妙地认定它是描绘项羽的。我不知道这是何原因,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有聪明而浮躁的一面?
项羽最后真正学会的是兵法,可惜他虽然认为这是“万人敌”的本事,却也是略知其意,便不肯下功夫了。我常想,他自二十四岁随项梁起兵,一直到垓下之亡,一生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兵法只略知其意的人,竟能有这样的战术修为?!他学剑未成,却天赋神力,一对一的功夫,他独步天下。乌江之前,他一人竟杀汉兵数百人!
有人说项羽是中国的战神,或许,他真是一尊战神吧?老天对他的眷顾确实很大。但他的基因似乎已经非常优秀了。一个人先天已得上苍眷顾,再加后天努力,也难免有些过于抬高自己。
然而,我要指出的是,当年清议并没有将项羽视为残暴者。韩信曾说他爱兵如子,有“妇人之仁”。但同样不能否认,即便如此,他也会屠城,这种行为让我们不得不同样感到困惑。
巨鹿之战后的坑降二十万秦卒,是一种果断且必要的手段。这并非单纯残暴,而是一种为了防止潜在危险和维护自身安全所做出的极端决定。在当时的情景下,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刘备则是一个恪守信义的人,但这恰恰使他付出了惨重代价。而且,我们应当看到刘备付出的代价才是常态,而不是幸运者的例外。
对于这些,我只能怀疑是否能达到这一点——精通权术的人是否能这样做。不过,这或许更多地体现了他的本能判断,对隐患极端做法。
最终,我并不认为所有关于文明社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例来解答。但从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如何面对困境,以及他们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求答案。
标签: 十大完本穿越架空小说 、 100个历史人物简介 、 历史故事六年级 、 历史人物故事解说 、 大学生历史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