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简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继位后,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以君权保证新法的推行。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同一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虽然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未停止,因此开始左右摇摆,并勉力维持新政。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 年38岁 ,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将葬于永裕陵,其子赵煦嗣位。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是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文章字数:500字
标签: 关于英雄的资料 、 世界历史人物传记500字 、 有趣的历史故事短篇 、 英雄手抄报内容30字 、 日系美男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