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的皇帝既抠搜又倔强但打仗花钱却急忙向洋鬼投降

清朝的特点令人深思,其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赋予了皇帝无上的责任与权威。从汉唐外戚、宦官干政,到明朝内阁、内监斗争,全在清制度下无法发展。此制也有其缺陷,国家命运全系于皇帝一人,一旦出现昏君,便难以挽回。然而奇迹般地,三百年来没有出现昏君或暴君,但也因此庸君的破坏力被放大到了极致。

道光,这位庸君,我们来看看他如何管理天下。

当皇子时,他渴望成为皇帝;但一旦坐上了龙椅,他发现这份工作其实非常忙碌,甚至有时应付不来。他作为新君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是必要的,但奏折如山几乎把他埋了。他急得拿起朱笔,在奏折旁边画圈,有时候只是写上“知道了。”大臣们慌乱,因为皇帝行为完全失去了规律可循,只是偶尔看到红颜色的圈圈是在书法好的字旁。大臣们开始专注练字,即便写不好,就请幕僚代为。

这样,虽然看似未曾认真审视过奏折,但仅凭几笔红圈就保持了一种神秘感,大臣们的奏折都变成了艺术品。这篇文章由趣历史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咸丰帝作为四皇子出生前,其二哥、三哥早夭,只剩大哥奕纬这一颗独苗本应继承太子位。但这位长兄结婚八年却未能生育一个带把儿,一度让父母非常不满。不仅如此,他又懒惰笨拙,还爱惹是生非。在一次事件中,由于父亲怒火爆发,将儿子踢飞,最终导致奕纬身亡。随后储君位置由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竞争,从历史发展看,奕訢能力远超咸丰,但为什么最后天下权柄交给了庸才的奕詝呢?

有一次,当道光领着皇子们外出打猎实际考察孩子们骑射能力时,老四恰巧有个老师懂行,而自己武艺不及,对策则是不发一箭。一问之下,被告知春季万物繁衍,为何不忍杀之?道光震慑,也惊叹:“此真帝者之言。”

这个故事听起来熟悉吗?没错,那就是曹丕继承人的事,但是曹魏怎么样大家都清楚。而且在道光驾崩前对继承人的选择还是犹豫不决。他叫来老四老六进行最后一轮面试,对治国问题聪慧反映流畅,可见实力充足。另一个孩子什么也不说,只哭泣——即使不知道怎么回答也是孝顺的大好人。这场围猎的事情让人们定性为仁心善良的大孝子。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段关于一个庸主选取另一个庸主故事。本文为趣历史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可是提到道光,我们不得不提他的俭朴生活作风。当作学生的时候,每天买烧饼充饥省钱;当了皇帝,每年的生日礼物只有一碗长寿面而已。当皮衣里多余的一圈被称做“出风”,有一次修理费竟然要价30万人民币!于是直接剪掉,以此引领“时尚”。更有人故意露出了补丁,让道光高兴,又赞赏他们勤俭节约。而衣衫破旧背后,却是卑鄙迎合哗众取宠,这种乱象被搬进《宰相刘罗锅》剧情中,更像是一场虚伪的人性表演。虽然目的在于净化社会风气,却因为顽固保守,只看表面文章,没有达到效果。本文为趣历史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再来说说扼杀人才,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么皇帝呢?是否应该装江河?别看他积极引导社会风气,其实心胸狭窄,全凭个人意见所向披靡。在嘉道两朝敢直言进谏者近500多人遭受罢黜革职、坐牢、流放充军或被杀,大批有才华的人才因压抑而消失,或成为了安于现状升官发财的小人之一。

某次工部尚书拍肩亲切地称嵩曜家里人,这一下触动嵩曜深处尊严欲求公正判决结果:嵩曜扣九个月工资,而载铨罚一年俸禄,看似公平实则显失公允,使汤鹏言官提出请求赦免,被认为挑战了主人意志,因此汤鹏遭受罷黜。不过汤鹧郁郁寡欢只能在朋友聚会上倾诉自己的悲愤,最终饮食药材过量去世。

最终十年间苟安姑息,无学习西方振兴王朝举措,无论是林则徐还是之后,与世界差距越拉越宽清帝国也彻底走向贫弱深渊。本文为趣历史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