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宦官之手一国之江头何须双脚

明朝宦官之掌控:一国江头,无需双脚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是宦官权力的巅峰时期。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帝后与太监》这本书对这一时期的宦官有着生动的描述。魏忠贤等人,他们的手中握有国家大权,一些人为了巴结他们,不惜认阉作父。

当时有一首诗,讽刺得非常到位:“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顾秉谦,即使年纪已高,也想巴结魏忠贤,但他担心自己的胡子被看作过于花白,便让自己的儿子去拜见魏忠贤,并称自己希望儿子能成为魏忠贤的干孙子。这番跪求立竿见影,顾秉谦和他的儿子都得到了升迁。

明英宗登基后,由于王振擅权,他要求臣下必须向他表示尊敬。在王振面前,有的人行了礼还不够,还要下跪。刘睿即便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于跪倒,在王振面前获得了厚遇,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然后又迅速升至户部尚书,这激起了周围人的羡慕。

汪直更是专横,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群臣紧跟,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争相夺取汪直的心意。一时间,“路遇汪直者皆伏地而趋”(《余冬序录》),人们竞相抢先做出超越常规的示好行为,以此来博得汪直的欢心。

尹躺是一位深谋远虑的人物,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也不忘暗中观察和学习。他听闻朋友王越能够通过亲近汪直而获得厚爱,就请求尹躺牵线搭桥。但是,当尹躺问及是否应该在见到汊直接刻时跪拜的时候,王越却告诫他作为六卿级别的人物,那样做是不合适。不过,当两人一同前往 汊家拜访时,只有王越真的进行了恭顺地跪拜,而尹躺则保持冷静,没有急於表达自己的态度,最终还是成功地赢得了汊直接刻的心意,从而改变了与其关系,让彼此更加亲密。

这些故事反映出明代宦官们所享有的极端巨大影响力。当张居正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在刘瑾面前仍然自称“晚生”,足以说明这个时代宫廷文化中的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史料记载显示,大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因为向某个宦官低头致歔,而三分之一的人会为了得到一个宦官青睐而这样做;对于那些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如刘瑾,则几乎八成有人会如此表现出来。这场景下的宫廷政治充满了一种荒唐和残酷,其中谁都不愿错过机会去讨好这些掌握军事实力的贵族,因为没有这样做的话,你可能就无法站稳脚跟、维持你的位置或获取你想要的地位。此外,对待宰辅们来说,“刻薄相尚”、“变诈相高”、“谄媚相师”、“阿比相倚”的风气占据主导,使得整个社会变得难以辨真伪,更难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信任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