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江南图》(局部):清代文人画家徐扬绘制,描绘乾隆年间(1736─1759年)苏州城繁盛的景象。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扩展视野、体验异地历史文化,是物质生活富足的香港人的向往,每逢有长假期,赤立角及罗湖等离境口岸总拥挤得水泄不通。自七、八十年代经济起飞,旅游业在香港蓬勃发展,世界各地的旅行团、自助游学团等推销广告,五花八门的,有时候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很多人都以为旅游是属于当代的产业,然而,不料旅游活动早在明清时期已相当兴盛。文化讲座“明清时期旅游活动的兴盛与旅游文化建构”是巫仁恕博士最近写了十一万字的著作简化版,他选了几个比较有趣的面向来跟莘莘学子分享研究心得。他说:“在现代旅游业诞生之前, tourism 在中国历史中存在已久,明清时期已经有各种各样的 tourism 活动,有着类似现代 tourism 的现代性特征。”
明清时期的人民热衷于 tourism,当时用‘游观’去形容这些活动,而带动这些旅遊風氣的是士大夫,他们对 travel 文化至关重要。在那个时代,“游观”的文化就像是进香、庙会和节庆这样的集体娱乐活动,它们极为流行,并且与士大夫自己的 travel 行为相互影响。
如果将明清時期的情況與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方旅遊業先驅——英国相比,更能突显晚明時期旅遊業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巫仁恕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其專業領域為明清城市史與社會文化史,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探討當時城市群众集体生活,以及物质文化與消费文化。
農民們超出了“村”的範圍
元宵節、中秋節等歲時節日,在江南許多大城市內以及城郊附近,都發展出許多“畫船箫鼓”聚集的地方,比如裝潢美輪美奂的大型畫舫載滿觀眾前往觀賞江陵秦淮河景色。此外,有園林活動,如中國最著名的地點之一位於蘇州,這些園林通常會在春天開放一個月,而這些地方也形成了熱鬧市集,使蘇州春天中的園林內外「遊人如蟻」、「士女雜沓」,羅綺如雲。
庙会节庆显示出种类多样化、活动频繁化及空间普及化,有些地区,这种庙会节庆更进一步发展到以城镇为中心,将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次巡会节庆。这一点可以通过《吴社编》中描述苏州城内祭祀五通神的大型仪式来看,该仪式除了在城中举办,还记载了周边村落参与者的情况,其中提到了荒隅小市之间不能参加或偏门曲局一部半伍山装海饰各殚其智,以俟大会成并入之者曰“助会”。
此外,还有解钱粮习俗,即市镇附近信仰村庙的小农户,在市镇神庙诞辰节庆期间,要上纳铜钱或纸币,还要抬村庙神像到市镇参拜。这两点反映了从 明代中叶以后开始,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加深小农经济与市场关系,使得农民日常生活圈子超出了"村"范围。大规模巡会以市镇为中心,将周边乡村结合起来,让乡村居民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几天时间到城市进行旅行。
明清时代建立起来的一个事实就是,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系列专业服务设施和商业运营模式,就像今天一样。在那段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岁月里,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未来某一刻,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那些便捷和乐趣可能都是由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简单地将过去的事情视作一种前瞻性的表演,而是在追寻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略的事实背后隐藏着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和启示?
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将这种深厚而独特的人文精神融入我们的当下?无论如何,无论我们走过哪条道路,无论我们做出何种选择,最终目标始终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友好,为每一个角落增添一些光彩。而这一切,只需从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心灵开始,因为它既包含了过去,也预见到了未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永远不会变老。
标签: 讲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50字 、 历史常识100题含答案选择题 、 文史典故精粹 、 历史四大美女是哪四个? 、 经典耐看文笔好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