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简介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早年的经历
出生于京都长安东宫之别殿,初名李嗣升,其生母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是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父杨知庆以祖荫为官。在710年的某个时刻,因为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而行废立,太子妃王氏把他接到自己身边,对他百倍呵护,他被封为陕王。
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在灵武即位后,他命郭子仪与其他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并成功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病危期间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但最终病逝,当夜死去时五十二岁,被尊庙号肃宗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艰难储君
从被推上前台的那一刻起,就被显而易见的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在开元末年的斗争中,不情愿看到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在天宝五载(746年),正月十五日夜间,与韦坚相遇引发了一系列风波,最终导致韦坚被贬,而他的弟弟也因为替他鸣冤遭受了牵连。此外,还有杜良娣父亲杜有邻因图谶案件陷入困境,最终涉及到了好友和地方官员,使得案情一度扩大至对废除太子的疑虑。但最终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储君地位。
风波迭起
在这段时间里,一系列事件不断发生,如与韦坚等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柳勣诬告杜有邁的问题,这些事件虽然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都没有能严重到危及其储君地位的程度。他始终保持着作为储君的地位,并最终继承了帝国的大统,从此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标签: 历史故事大全四年级 、 民间故事素材库 、 历史人物头像图片大全 、 伟人英雄的故事简短 、 中国影响世界历史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