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先天元年至天宝十五载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开元盛世的皇帝。
垂拱元年的秋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他早年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最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并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在710年,他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诛杀韦后集团。随后,在712年,李旦禅位于他,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作为一位勤于政事的君主,他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他注意拨乱反正,并任用贤相,如姚崇、宋璟等人,以励精图治,为开创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在晚期,他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以及过度宠爱杨贵妃,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安史之乱,为其统治时期埋下隐患。
756年的太子即位尊他为太上皇之后不久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被葬于金粟山泰陵,其庙号玄宗,又被称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清朝避讳康熙帝之名,因此又常被称作唐明皇。此外,还有其他尊号如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标签: 历史故事四年级有哪些 、 长篇架空历史小说 、 讲解历史人物 、 历史主题纪录片观后感 、 有关历史的图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