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被刺身亡后,罗马的政治局势逐渐趋于混乱。许多平民和寡头正在恺撒掌权时期遭受到了好处,他们纷纷指责共济会以及派系中的“杀害暴君者”——布鲁图和卡西乌斯为凶手,为恺撒复仇的声浪此起彼伏。那时的罗马政坛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战。一个年老无为却胸怀大志的人物徐徐崭露头角,那就是盖乌斯·屋大维。屋大维是恺撒的侄孙,被恺撒视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虽然他只有18岁,但他既有戎行之才,也有政治谋略。他依托恺撒的产业以及名望,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地位。
当时安东尼成为了恺撒派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恺撒派缺乏对于夺权斗争的一致行动,以“罗马集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对他的态度有所刮削。西塞罗和元老院看中了屋大维的潜力,打算利用他来对抗安东尼。而屋大维也很机智,他先后与元老院结盟,然后迫使元老院补选他为公元前43年的在朝民。一旦羽翼丰满,他便转而与反对元老院的大势力联手。
同年春,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形成了一份历史上的著称“三头联盟”。三圆协定规定世界五年:安东尼统治亚细亚;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岛及埃及;雷必达管理西班牙;意大利则由三人共同治理。而至于希腊,由于尚未从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的手中解放出来,所以归属安东尼或屋大维处理。这次“前三头联盟”的联合不同于以往,是公开结成,并得到元老院和国民大会认可,与五年间处理国家事务开创了一种新的法治力量。
后来的“后三头联盟”是在报复布鲁图等人的名义下,在罗马收捕了300名公敌,并在那场报复性的海潮中,把包括西塞罗在内的300名元老和2000名骑士牵连其中。此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2年,随着腓立比战争结束,布鲁图等人的势力被完全摧毁。在之后的一系列斗争中,“后三头联盟”分别分割各自的地盘:安东尼控制巴勒蒂纳地区(即现代土耳其部分)、亚洲,以及小亚细亚北部;屋大维统治意大利、中非洲以及埃及;雷必达掌管北非地区。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强大的领导者之间开始出现矛盾,最终演变成了两方对峙。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庞培家族成员的小庞培,以及雷必达都试图挑起事端,最终导致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克里奥帕特拉七世企图通过婚姻来巩固她与埃及女王之间的情谊时,她却面临着来自家乡政府高层人员排挤的问题,这给予了屋大維机会进行最后一次决战。
最终,在阿基坦战役(Battle of Actium)中,由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撤军,使得战斗结果变得悬念十足。但正当双方都以为这将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之际,却突然爆发出了更激烈的事态。当日落降临之前,不幸的是,即使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带领她的舰队逃离,只剩下少数船只幸存,而那些最勇敢的人们也无法避免悲剧重现。这一胜利奠定了屋大的帝国统治基础,同时标志着古代史上另一个传奇人物奇迹般传承者的崛起——作为独裁者或皇帝制下的始祖,被誉作是历史上伟大的英雄之一的人物——尤其是因为他的成功把握住了国家政策,让整个帝国走上了通向长久繁荣之路,从而成为历史上的巨匠留下的遗产,有助我们理解这一时代如何从内忧外患走向恢复与繁荣,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标签: 历史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 比较值得读的历史人物传记 、 很短的历史小故事 、 小学生睡前故事四年级 、 历史人物故事课前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