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赵构的权谋之谜官家与朕的秘密差异

近年来,电视电影中清宫戏的确越来越少,而反映封建朝代的历史剧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无疑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去年的《知否》、现在热播的《清平乐》带领观众回到了那个和谐而繁荣的宋仁宗时代。然而,许多观众仍然对此感到困惑,他们总是好奇为什么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称呼宋仁宗为“官家”?虽然正式公文和史载往往避免用这个词,即便使用也是记录言语,所以这个词显得格外亲切,是口语化的北宋皇帝就是被这样称呼。

细细体会起来,与“天子”、“陛下”、“圣上”等尊贵称呼相比,“官家”一词确实透露出那么一点点人情味,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亲密与温馨。但是,这个称呼绝不仅仅是赵匡胤首创,在他之前,就已经有用“官家”称呼皇帝的先例了。

至于说“官家”的出现,其实早就可以追溯到晋朝时期。而在唐朝时期,那种依稀的声音也可闻见,比如白居易的一首诗《青石》,其中提到:“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他的另一首诗《喜星郡》更是在描述:“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

事实上,就连明朝时期,也有人以“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宋朝皇帝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群臣百姓所谓之为“官家”。甚至宋真宗都曾问过喝醉了的侍读学士李仲容:“李卿家博学多闻,不知世人何故称天子为官方?”对于这个超难的问题,李仲容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心智,他回答说:

"主上若要探究'官方'之名由来,可见取名‘官方’,或许还是取了效仿三皇五帝之意。这一个称号背后,有着群臣百姓对皇帝深厚的情感期待。"

要知道,宋真宗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生活的年代离自己的伯父——开国皇帝赵匡胤很近。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父亲赵构被叫做“官方”。小珏,你不要太计较这一误解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