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高剑父指挥世界

高剑父,1879年生于广东番禺,1951年在澳门逝世,是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岭南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祖父、高保样曾经精通医学、武术,还能书画,因此高剑父从小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期的高剑父丧失双亲,在族叔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热情。他曾就读于广东水陆师学堂及岭南学堂,但因病辍学后,又回族叔门下研习绘画,并最终在居廉先生处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居廉先生那里,他深受器重,因聪颖敏悟而进步迅速。

17岁时,高剑父转入澳门格致书院(今岭南大学前身),由法国传教士麦拉教授素描。此时,他开始接触到日本绘画,并通过与麦拉、山本梅崖等人的交流,大开眼界。接受了外国艺术精髓,同时暗下决心要改革传统中国画。

1905年,高剑父第二次东渡日本进修美术。在日本期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被任命为广州分会会长。随后,他又回到中国,与弟弟、高奇峰一起创办审美书馆和出版《图报》,宣传思想并推行中国画革新运动。

1910年代初期,高剑父参与了黄花岗起义和光复广州战役。他还组织了一支暗杀团,以刺杀清朝官员为目标,其中包括两广总督张鸣岐和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但尽管他们多次尝试刺杀,这些行动都未能成功,最终导致林冠慈牺牲,而陈敬岳也遭到了捕捉并死去。

1911年的武昌首义成功后,两广总督张鸣岐请求铁腕将领凤山将军南下的援助。暗杀团瞄准凤山,将目标定在他身上。这一次,他们制造了一种含有凝固血液毒药的炸弹,以万无一失的心态进行准备。此次行动虽然失败,但凤山却因为过度紧张而早早地辞职离开了这一地区。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期,由于不满军阀统治以及汪精卫政府邀请他担任文化工作而拒绝,因此决定专注于中国古典油彩技艺的大型革新运动中继续发挥作用。他设立“春睡园”,培养了一批新的美术人才,并担任中央大学国文系教授及校友联谊会主席等职务直至抗战爆发前夕。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是他的个人生活,也是整个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之际。

1949年的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当局要求他担任文化部门职务,但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出仕,所以选择隐退生活。这一年冬天,他计划返回国内,却因旧病复发不幸去世,即1951年6月,在澳门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留给我们的是一系列杰出的作品,以及对艺术创新精神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财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