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官探秘崔烈的太尉之路

崔烈(?~192年),字威考,冀州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大臣,幽州名士。崸氏乃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父崔骃,父亲崔盘,从弟崔寔在幽州都有名望,崸烈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不仅饱读诗书,且著作等身,名闻遐迩,还曾给门生讲解过《左传》。

之后历任太守、九卿(廷尉)等职。在汉灵帝刘宏的统治下,当官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他设立西园,以卖官鬻爵为乐,对各个官爵明码标价。在中平二年(185年),时任廷尉的崸烈通过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当他正式就职之日,被颁授大印,并在文武百官面前接受礼遇。

然而,这次交易让他的声誉受损。一天,他向儿子询问外界对他的看法,而儿子告诉他,在当时人们认为他应该位居三公,但现在由于被指责为贪污,他失去了人民的尊敬。此后凉州民变频繁,加上朝廷深以为虑,他提出了放弃凉州的建议,但最终因铜臭味而被免去太尉一职。

在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乱爆发,大将军何进被杀,同时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遭挟持。这段混乱期间,一直是中央政权斗争激化阶段。董卓自封相国并加封太师,将控制权掌握于自己手中,其军队则劫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袁术领军讨伐董卓,而时任并州西河郡太守的崸钧积极参与其中。但董卓对此反应强烈,将崸烈投入大狱关押。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而出狱后的崸烈,最终因李傕与郭汜率领的凉州军攻入长安而遭到杀害。在这场历史风云变幻的大戏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才华横溢但也备受质疑的人物——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兼学者——崂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