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业末年,徐圆朗的名声不再是当年的勇猛盗贼,而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家。他聚集了两万多精兵,攻占了从琅邪到东平的大片领土。然而,他的野心并不止于地方割据。在同一年的春天,他加入了瓦岗军,并且依附于魏公李密,一起围攻长安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密与宇文化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在七月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尽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密获得了一时的胜利,但他很快就被王世充所包围和击败。在九月的一次惨败后,李密投降了唐朝,而徐圆朗则选择投靠王世充。
然而,这段盟友关系并未持续太久。武德二年(619年)七月,当窦建德以数州之地归顺唐朝时,徐圆朗也跟随而去,并被任命为兖州总管、封爵鲁郡公。但他的忠诚又一次受到考验。当滑州刺史王轨遭人杀害,其首级送至窦建德处后,不仅滑州百姓请求归顺,也引来了附近地区以及徐圆朗等人的效忠。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时,徐圆朗再次背叛唐朝,与窦建德联合进攻虎牢关。在虎牢大战中,被生擒的人不是窦建德,而是刘黑闼。而此刻,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竟然是另一个角色——盛彦师。盛彦师虽然被扣留,但他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在虞城对峙着与自称鲁王的徐圆朗。这场对决如同一场戏剧性的交锋,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转折点。
正当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结局的时候,在武德六年的正月十四日,即623年的2月18日,那个曾经无敌手的小小村民,用最简单的手法结束了这位曾经横行霸道者的生命——他们用刀子削掉了他的脖子,将他的头颅挂在门上,以此警告其他反叛者们不要轻易冒犯他们的小村庄。
《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和《新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的记载,让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时代,以及那些为了权力、荣耀而不断挣扎的人物形象。而小说《说唐》中的描绘,更让这个人物活跃在我们的想象中,那是一个关于英雄主义与悲剧交织的故事,其中每个角色都是如此鲜明,如同火山爆发前的静谧前夕,每个人都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事变,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十八路反王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怎样,但仍然坚持下去,因为那才叫真正的人生。
标签: 经典名人图片 、 四年级关于历史的故事 、 十大经典英雄故事 、 历史上的520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