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和珅,出生于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是一个贫困起家的儿子。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因难产而去世,他父亲也在他九岁时因病去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了他和弟弟。后来,他考上了咸安宫,并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还通读了四书五经。
仕途顺风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18岁的和珅开始踏上仕途。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他以文生员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逐渐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被授予侍卫一职,并最终成为管库大臣,管理布库。
为官清廉
然而,在他的仕途中,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如安明案件,这是因为他拒绝接受贿赂并坚持正义,最终导致安明被处死。但这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清廉。
督办贪案
后来,和珅参与到对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嫌贪污的调查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使李侍尧被判罪。这次成功提升了他的地位,使他成为了户部尚书。
利欲熏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珅开始受到诸多诱惑,最终陷入了权力斗争之中。他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抗那些不支持他的官员,同时也对文人派进行报复,将他们定性为“私藏逆书”或“禁逆不力”。
野心膨胀
在林爽文事件发生之后,和珅利用机会攻击其他高级官员,比如阿桂之子阿迪斯,并通过诬告将其发配伊犁充军。此外,他还指控其他武官,其中包括黄枚,因为黄枚是阿桂义父,而这进一步加深了与朝廷内部的人之间的矛盾。
起义
最后,在甘肃河州循化厅发生撒拉族人的叛乱之后,乾隆帝命和珅作为钦差前往甘肃处理事务。这次任务失败,让人们看到了他领导能力上的不足,以及与其他将领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由军机大臣阿桂接手最高统帅职务,将叛乱平息下来,而这也标志着和珅仕途中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