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宠儿太姒故事

太姒,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莘氏部落,或说出生自杞国、缯国。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见了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来知道她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

由于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将这些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以此方式亲迎太姒,这场面非常盛大。在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先贤,如周的文母、武王的母亲,并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她尊号为“文母”,与夫家和睦共处,她治内政,而他处理外事。

太姒与夫姓生下十子,其中包括周武王及其他九位兄弟。她严格教导孩子们,使他们从小就不做过错的事情。长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后妲己而遭纣王杀害,因此次子周武王被立为继承人,是因为这时已是最合适的人选。此后的历史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诗经》中首篇《国风·周南·关雎》,一说描述的是她和丈夫之间的情感故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另外,《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有提到她:“思齐大任,文王之母,大 姿嗣徽音,则百斯男。”

当武则天称帝并改元天授,她尊封了前世祖宗,并上谥号给她们以表彰。而对待太姒,也是一样,她被谥号为文定皇后,其陵曰德陵。

历史评价中,对于太姒的品行和贡献,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列女传》记载:“仁而明道。”同时还有一句歌颂她的赞语,“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显示出了社会对她的敬重。这段时期流传着关于她的许多诗歌,如“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李华嗣徽音,则百斯男”。

总结来说,从她嫁入西伯侯家开始,就以其高尚的情操和贤惠的才干赢得了一切人的赞誉,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女性典范,被后世铭记千古。在历史的大潮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政治层面上,她都留下了深刻印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财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