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嘉教授: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的先驱者
在他的科研生涯中,黄宏嘉教授取得了显著成就。1944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后来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在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交通大学电机系助教和讲师,一直致力于微波与光纤传输的研究。
黄宏嘉教授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提出了“超模式”概念,并且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使得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体系上。这项工作为我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经说:“我一生有两个地方对我格外重要,一个地方是我家,另一个则是实验室,但归结起来实质上又只有一块,因为它们都叫工作阵地。”他的助手形容他:“每到中午时分,我就很矛盾,到底是打断还沉浸在研究状态中的黄老师呢,或许忍心看着他空着肚子继续干下去?”研究所的门卫也说:“每人都遵守八小时的工作制度,只有他‘违背’了。”
1980年前后,为研制单模光纤,他连续三年春节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学校春节到他家拜年,也知道不能超过半小时,就是在这半小时内,黄先生说得最多的是他的研究情况。当年震惊国内外的一根国产单模光纤问世,其第一根光 纤居然是在他家的煤气灶上拉制出来的一次,这一事迹被记载为科坛“逸闻”。
除了这些成就之外,黄宏嘉教授还有很多其他荣誉。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中的微波方法”论文选集等奖项。此外,他还是《科学通报》、《物理学报》、《电子学报》等多个期刊杂志编委会成员,以及国际权威会议发言人的常客。
总体而言,不仅因为他的科学成就,更因为其坚持纯粹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对科研生活简单而专注态度,被人们广泛尊敬和铭记。
标签: 历史名人的姓氏都有谁 、 以前的英雄人物 、 十大经典英雄故事 、 适合四年级学生听的历史故事 、 四大美人赵飞燕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