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德国对波兰的攻击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翌年,意大利加入了战斗,并向法国发动了进攻,同时也在北非对抗英法的殖民地。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意大利在北非的情形变得不利。德国遂派出了非洲军团来援助意大利,并任命隆美尔为该部队指挥官。在早期阶段,由于隆美尔所展现出的战术才能,他成功改变了北非战场上的局势。不过,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英国将蒙哥马利调往北非担任指挥官。在两次埃尔阿勒姆战役中,英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对隆美尔构成了沉重打击。
那么为什么隆美尔会败给蒙哥马利?答案并不仅仅是看指挥官的能力,还涉及到整个军队和补给线的问题。在后续的战争中,德国北非军团面临严峻的问题,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补给问题。当时,每个月获得的补给数量剧烈波动,而且由于运输困难,大部分补给都需要通过地面运输,而这极大地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而且,即使是在10月底,当英军发起反攻时,他们只能够得到1.5万吨补给;到了11月,这数字上升至2.1万400吨,但到了12月,这些数字甚至降到了零。
当英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德军燃料不足,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使用空运将100吨燃料送到托布鲁克港。这表明尽管他们缺乏足够的补给,但仍然努力维持自己的作战能力。而相比之下,因为水兵对造船权力的控制,以及印度支那地区对于保送部队和物资等方面的一致性支持,使得盟軍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员和物资供应。
从人数上来说,德意联军总共有6万人,而英方拥有19.5万名士兵,从坦克数量上看,也存在显著差距。虽然德意联軍共有562辆坦克,但它们中的很多都是老旧或性能较差。而英国则拥有1038辆坦克、252辆开拓者坦克、170辆M3格兰特坦克、294辆十字手坦克、119辆斯图亚特坦克以及194辆瓦伦丁坦克等其他类型。此外盟軍还占据了北非天空的地位,可以随时提供空中支援。
最后,由于连续不断的地面作战导致燃油耗尽,最终迫使许多装甲单位被迫弃车逃跑。一年多后的时间里,只剩下35架可用的装甲车厢。这让即便是像隆美尔这样杰出的指挥官,也无法摆脱这一切劣势而击败具有如此巨大优势的大本营——蒙哥马利。
标签: 历史故事简短300字 、 世界历史记录片 、 历史小说 、 历史人物议论文200字 、 历史典故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