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讲得最好的是郝梦龄这位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就如同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静静地记录着那段沉痛而光荣

他的生平早年经历充满了转折,他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在那里,他勤奋好学,被魏益三看中先后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

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第四军第二师师长。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任国民軍第五十四師師長。1930年中原大戰後,他兼任郑州警備司令。後升任第九軍副軍長、軍長等職。

1934年,当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但未获批准。他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为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做出了贡献。当川黔公路通车后,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

1937年5月,当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的途中得知消息,并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再度请求北上抗日。这一次,他率所部第四军到达石家庄,并归属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在山西雁门关失守后的忻口战役里,他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时,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

然而,在10月16日凌晨的一场激烈战斗中,因伤势严重而壮烈牺牲。他的人格和遗产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被誉为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尽管身亡,但他的精神影响深远,以至于在1941年的纪念活动上,还有这样的评价:“以死报国,对中华民族是极其宝贵的一份力量。”

鉴于他的功绩和英雄气概,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获得高度赞扬,而且在1983年的追认烈士之后,其名声更是在1985年的武汉市命名街道及2014年的追认名录中继续传颂。此外,还有音乐作品,如《郝梦龄悼歌》来纪念这位忠诚无畏的将领。而且,有人认为他与其他几位著名将领一样,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