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红色故事黄春育德化县第十一届代表的传奇生活

讲一个红色故事:我,黄春育,德化县第十一届代表的传奇生活

在那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年代,我黄春育出生于1930年的农历二月廿七日,在福建的德化葛坑下玲人家中。我的父亲是一位教育者,他对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进行了严格而又细致的教育。我的曾祖父是当地的一位学者,他在我小的时候就给我讲述了许多关于历史、文化和诗词的话题,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

随后,我进入了晋江专区医士学校,并且成为了一名五官科组建者的先行者。在那段时间里,我不仅学习到了医学知识,还经历了无数次手术。我特别擅长眼科,对待每一位病人都非常认真,有时候甚至会自己绘图,指导铁匠打造器械,以解决缺乏器械的问题。

之后,我被分配到晋江专区第二医院五官科任职,那时候的人手不足,但我仍旧坚持不懈地工作,每次手术都会亲自参与并观察,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病例。这样的经历让我技术操作更加熟练,并且逐渐成为了五官科的一个重要助手。

在1960年,当时德化县医院还没有设立五官科时,我被“下放”回去组建五官科。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是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无论是器械还是设备,都需要我们从零开始创造。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外科医师孙耀源互相协作,我们一起完成各种大小的手术工作。

然而,在197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原因,我再次被调往霞碧公社卫生院进行“改造”。但即便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依然坚持医疗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在此期间,也有很多患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而遭遇痛苦,而这也促使他们对于更好的医疗条件产生了强烈需求。

直到1976年春节后,当局终于决定将我调回德化县医院,让广大病人们得到真正有效治疗。此后的岁月里,即便面对更多挑战与困难,但凭借我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一直担任该院五官科负责人、主治医师及行政副主任,最终在1991年4月退休离开岗位。

现在回顾过去,那些岁月里的风风雨雨,如同一部动人的红色史诗,它们铸就了我的生命轨迹,也让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那些关于勇气、坚韧与奉献精神的小说般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