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不久又被召回任职。皇上令他编修宝训,不久,被调任为太常寺丞,被提升为左正言、直史馆。他还做了升王府记室参军掌书写笺。
庆历元年(1042),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在晚年的生活中,他极重视书院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并力邀范仲淹到该校讲学。此举培养了大量人才,该校成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在文学成就方面,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只存《珠玉词》136首。此外,《全宋诗》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而《全宋文》仅存散文53篇。他在词界尤显卓越,有“宰相词人”之称,其作品语言清丽,如无可奈何花落去等佳句广为流传,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总体评价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对于历史故事背景音乐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他的贡献:
政治上的贡献:作为朝廷高级官员,在政局动荡时提出垂帘听政方案,为稳定当时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上的贡献:推动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建设,为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文化上的贡献:在文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是北宋婉约词风开创者之一,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格魅力的塑造:以刚毅严肃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尊敬,同时也展现出了宽容待人的胸怀,对周围的人都给予关心和帮助。
因此,无论是在政治或文化领域,都可以看出晏殊对历史故事背景音乐所产生积极影响。
标签: 缩写民间故事100字以内 、 10个中外历史故事 、 人物传记简短 、 历史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 适合小学生讲的历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