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舜帝被尊为至圣。他的名字重华,字都君,谥号“舜”,因国名“虞”而又称虞舜。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从平民出身,一路经历磨难,最终成为五帝之一,被奉为华夏至圣。
传说中,舜生于姚墟,以耕耘历山、渔猎雷泽、制作陶器黄河滨及经商做生意闻名。他的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大。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尧年事已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九名男子侍奉于左右,以观其德;又让他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皆治后命舜摄行政务。
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选贤任能,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使得政教大行,八方宾服。这段时期被视为天下明德之始。
传说中,有人质疑这段历史,但科学家们坚定地认为,这一时代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文明史有着直接关联。在那时期,我们已经见证了仰韶文化的大量城址,以及陶器和玉器上的符号,这些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标志。
关于他的家境,我们知道他家境清贫,他从小就经历了各种体力劳动,但由于他的德行感染周围的人,他所到之处都会发展成富庶且风气良好的地方。在青年时代,即以孝行而闻名,并很快被推荐成为尧继任人的候选人。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天子的位置。他执政后,不仅修订了历法,还举行祭祀,上山川群神的大典,加强对地方统治。此外,他还规定每五年巡守一次地方,与诸侯保持联系,对地方进行考察和奖惩制度。
最后,由于人心所向和天意所归,无奈之下再次登上天子之位。不过,其都城与尧不同,而在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将各项工作整顿得井井有条,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安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