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父亲是丹麦欧登赛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想像力丰富并有点浪漫气质,他常常给孩子讲故事,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做玩具游戏。安徒生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对小孩的无限热爱之情。
欧登塞是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许多神秘的传说在空气中荡漾不绝。纺纱室的阿婆们有时会把《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讲给来玩耍的小安徒生听,使这个原本喜欢空想的脑子更加丰富了。对他来说,他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大源泉。
在上小学时,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惟一的女孩子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走过了,可是他一声不吭。那段恋情也无果而终。
11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在随后的日子里,小心翼翼地照顾好自己的母亲,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孤独感。当这位小男孩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世界,那种渴望与自由的心情,让他决定离开故乡,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新的方向。
14岁时,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只身远离家乡,将目光投向首都哥本哈根。在那里,他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事文学创作。但贫寒生活使他得病,没有希望继续唱歌。这份失落让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不再依赖于偶尔来的欢乐,而是在痛苦中寻找力量,用它来支撑自己不断前进。
1829年,《从霍尔曼运河到阿玛东部步行记》出版。不久之后,一部喜剧《尼古拉塔下的爱情》也在皇家剧院上演。这两部作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出身“低贱”,面对文坛上的妒忌与攻击,他感到十分沮丧,最终选择离开哥本哈根回到菲英岛和同德兰半岛旅行探索新题材,以此作为写作灵感来源之一。
1831年至1873年的数十次国外漫游,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也是写作灵感源泉的一个重要补给站。在这些旅行期间,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旅途、文化、人物剪影等作品,其中包括《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这些作品以其独特风格赢得国际认可,并为其建立起国际性的文学地位。
然而,最让人铭记的是他的童话创作。他用诗一般的话语塑造出了各种形象,让它们活跃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北极还是南极,在森林还是沙漠,每个角落似乎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在这里,有《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以及其他众多著名童话,它们都是来自于他的生命经历,“它们像是‘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直到生命结束前的最后几周,那诗一般语言、婉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成为世界最受欢迎阅读物品之一。而那些永恒且令人怀念的话语,如“旅行就是生活”、“我要为下一代创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口耳相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段历史一页页翻开,每一次翻动,都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无尽的情感与智慧。大师级别的人物总是留下一些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超越时间,被更多的人接受并发扬光大的力量正证明着这一点——即便是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存在,我们仍旧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与他们保持联系,就像我们今天仍旧能够阅读那些曾经被记录下来的故事一样,这些故事跨越时间空间地连接我们的过去与未来,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份宝贵财富。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打开书本,我们都会找到那份属于我们的快乐、希望以及教益,因为就在那里,有那么一个人叫做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用所有可能最简单又最复杂的情感编织出了我们永远难忘的一幕幕景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们:“我发现了一片隐藏于纸张之间的地图,它指引着通往魔法王国的大门;它是我遇见的地方,我遇见你的地方。”
标签: 伏羲和女娲的关系 、 中国神话人物名字 、 天皇地黄人皇都指谁 、 中国神话人物的特点 、 女娲是三皇中的什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