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故事四年级唐淮源国民军第三军军长的故事

人物生平

唐淮源出生于1886年,在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他的父亲早逝,他和母亲姚氏在贫困中度过了童年。由于聪明好学和对母亲至孝,唐淮源得到了塾师胡歧山的帮助。他考入云南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与朱德、金汉鼎等人同窗相处。

1911年10月30日(旧历九月初九),唐淮源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并在辛亥革命中担任排长。随后,他跟随蔡锷部队北伐,升任营长。在1922年的讨袁护国战争中,他又以副连长身份表现突出。

1928年10月,南京政府整编全队时,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在1933年的抗战前夕,他被晋升为十二师师长。1937年9月19日,当日本侵略者威胁到华北时,唐淮源率领第三军转战燕赵,以沉着果毅的态度屡挫顽敌。

1941年的中条山保卫战是他最终殉职的地方。当时,由于无路可退和粮尽援绝,他组织了一次最后的突围,但最终在温峪大道与敌遭遇并英勇牺牲。这段经历展现了他忠诚、坚韧不拔以及为了国家民族而生的决心。

人物综述

唐淮源是一位忠诚且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也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士兵如子孙般爱护,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和革命家。

人物经历

1886年 出生于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

1909年9月 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11年10月30日 参加云南“重九”起义。

1915-1918 年间 参与讨袁护国战争,并多次升迁职务。

1922-1930年代 多次参与北伐战争,为新中国奠定基础。

1933-1940年代 曾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十二师师长、第三军副军長兼十二師師長等职。

1941年 中条山保卫战期间英勇牺牲。

作品集锦:

《天地正气》摩崖石刻位于崇山峻岭上,有“记功石”、“天地正气”等字迹老辣,有很高文物价值。

诗句:“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表达了他的豪迈之情;“裹尸马革英雄事”,体现了他对死难将士们怀念之情;还有几句自写诗:“浊酒不销忧国泪”,显示出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拼得十万头颅血”,展现了他面对艰难险阻时依然坚定的决心,以及“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表明了其死前誓言中的坚定意志。

遗书内容:

"余身受国恩,委于三军重任,当今战士伤亡殆尽,环境险恶,总军两部失去联系。余死后,望余之总司令及参谋长收拾本军残局,不负众望继续抗战,以满足我此一生命所愿也!"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 唐淮源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生活轨迹充满挑战与荣耀,同时也体现出了其品格上的高尚与伟大。在中华儿女看来,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即使是在逆境中也不放弃抵抗,也要像 唐 淮 源那样,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