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凉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人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 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凉”,以别于其他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后世袭用之。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将军吕光受命率7万余众讨平西域。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太元十一年(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史称后凉。 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 后凉以氐人军事力量为基础,势力孤弱,刑法峻重,社会局势不稳,叛者连城。 后凉龙飞四年(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后凉咸宁三年(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连年战争,经济凋敝,太元十二年(403年),谷价昂贵,人相食。 神鼎三年(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西凉 西凉(400年—421年)是十六国之一。 400年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西凉因此亡于北凉。二十余年之后,李恂的侄子李宝趁北魏攻灭北凉之际,一度恢复先人的基业,同年向北魏投诚,该政权被称为后西凉。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北凉 北凉(397年或401年-439年)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 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仍称凉州牧,改元永安,因此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时。 北凉首都为张掖,蒙逊自称张掖公。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最强盛的时候控制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420年灭西凉。433年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亡,北魏统一华北。 后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一般认为已脱离五胡十六国时代之范围,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无讳弟沮渠安周被杀,高昌北凉亦亡。 南凉 南凉(397年-414年)是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建立的政权。河西鲜卑秃发氏是塞北拓跋氏鲜卑之一支,汉魏时徙至河西,聚族而居。至十六国时,秃发乌孤继位,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乌孤据廉川堡(今青海西宁)称西平王,后改称武威王,徙都乐都(今属青海),建立南凉政权。南凉太初三年(399年)秃发乌孤卒,弟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后改称河西王。 建和三年(402年)利鹿孤卒,弟傉檀继位,回徙乐都,改称凉王。一度降附后秦,镇姑臧(今甘肃武威),后势力既强,又与后秦决裂。连年用兵,先败于北凉沮渠蒙逊,后又败于夏国赫连勃勃,名臣勇将损失十之六七,只好又迁回乐都。 南凉嘉平七年(414年)傉檀率兵袭青海乙弗部,西秦乞伏炽磐乘虚袭取乐都。傉檀降西秦,南凉亡。南凉共存在18年(397-414)。统治地区包括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 其国号源于所处为凉州故名。又其所处为凉州南部,也为区别其他国号为“凉”的政权,故史称“南凉”。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又称拓跋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