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历史上的第一个死在官府牢房里的宰相。他家的人曾经自豪地说过———皇家的富贵和快乐都比不上我们。严嵩的官场生涯有三大秘诀。第一是“逢迎主意”,这意味着他总是努力讨得领导的欢心,平时忙于替领导喝酒卖力,遇到节日就多送些厚礼给领导。这是他的首要法则。第二个策略是利用亲子关系。在他任宰相期间,他的儿子严世藩担任工部侍郎虽然职位并不高,但实际上掌握了印章,有很大的权力。严嵩在后面支持,而儿子在前线操作,他们形成了一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即使儿子犯错,也有老父亲在上面保护着,不让别人敢管。
第三个秘密武器就是建立自己的势力网络,形成一张复杂庞大的权力网。除了从做官中找到贪污腐败的手段,在教育和军事方面也是一点也不放松甚至连死后还要通过金钱来买到好的谥号。古代科举考试对于选拔人才至关重要,是下一代才俊成长的地方。在招考过程中,严嵩直接索取贿赂,为那些不够优秀的人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门。
尽管如此,这一点可以说并没有超过常规,因为既录取了真正应该得到机会的人,又至少是在偷偷收受礼金。而时间飞逝,一朝天子的位置也会轮换。一旦年纪大了,如同嘉靖帝那样经常写信提问而老眼昏花的严嵩只能找儿子帮忙,而当时的严世藩却沉迷于享乐,没有顾及国家大事。
到了1562年的5月的一天,当道士被问起为何国泰民安时,他回答说:“因为贤者尚未登基,不肖之人尚未被撤销。”嘉靖对此感到遗憾,并没有进一步追问。当两年之后,严世藩因罪遭致腰斩之刑,而他的父亲仅仅被罚没所有财产,被革去官职,最终只能回到祖父坟旁搭建草棚生活,最终凄凉地结束生命。
因此,我们学习到做官只为了积累财富,但最终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就像《红楼梦》中的那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所表达的一般警示:如果不是诚实守信,那么最后一定会落得一片空白。如果有一天有人轻描淡写地提出问题:“今天下何以不治?”那么你将彻底失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当记住,只有真诚工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从而真正成为他们的心目中的好宰相。而非像历史上的许多名宦一样,以各种手段攫取个人利益,最终功亏一篑,无以为报于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