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时间轴文化底蕴与文玩的交织图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引发了对其定义的探讨。究竟什么是文玩?哪些艺术品能被归类为文玩?这些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答案。甚至有些网上售物将核桃、手串等民俗玩物冠名为文玩,这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它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专用性,即为书画时所用的专用品;实用性,即具有真正的使用功能;艺术性,即令人欣赏、诱人把玩的魅力。

根据“文 玩”的定义和特征,我认为,一旦不具备书画文具功能的物品,不称之为文玩;二缺乏艺术性的仅作工具使用的文具亦非真实之“ 文 玩”;三但凡是受过文化熏陶并且愿意把这类物品当作心爱之宝的人们选择的心灵寄托,也不能一概而论,将所有喜欢收藏或珍视的一切都叫做“ 文 玩”。只有那些真正以毛笔和墨水作为媒介,能够体现出作者情感与技艺深度,并且通过时间沉淀而成熟坚韧,不易被摒弃或抛弃,只有这些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 文 玩”。

历史悠久,“ 文 物四宝”即墨、纸、砚和笔,是中国传统书法创作中的核心元素,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完美无瑕的系统。在古代出版物《绣帘记》中曾提到,有数十种类型,其中包括:笔架、笔洗、小盒子、一本诗集、一张字帖以及一些小摆件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书写更加愉悦和舒适,让每一次落笔都能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情感。

至于现代作品,其选材及样式同样充满新意,如百年灵芝制成的小水盂或精致的手持器皿,以及龙爪枣树枝雕刻出的精巧小饰物,都展现出一种既古朴又现代风格的地道中华工艺。而在材料方面,从自然界采集竹叶制作成简洁优雅的小摆件,或是从石头中雕琢出形态各异的小像,都表达出了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与生活方式。

总结来说,“ 文 玩”是一种极富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的事务,而不是简单地用于装饰室内空间或作为投资手段。如果我们失去了对于这一文化底蕴深层次理解,对于其独特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则很可能会将其变成纯粹商业化产品,与原初设计背道而驰,使得这份原本带着深厚情感与智慧的大师级别工艺作品,被世人遗忘于冷漠世界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