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国产航母的老朋友

白崇禧:从北伐到抗日的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将,他不仅是中华陆军的一级上将,更是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他的名字叫做白崇禧。

1893年3月18日,白崇禧诞生于广西省桂林临桂区山尾,一个回族家庭。他的祖上原本是世代书香门第,但父亲因病去世后,由小叔送他到会仙镇会仙小学走读,从白莲洲老师处接受教育。1907年冬,他报考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全省千余人报考,只有百二十人被录取,而他以第六名被录取,这标志着他开始接受军事教育。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白崇禧加入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与赵恒惕部对峙。在此期间,他曾经受伤并退学,但仍然坚持学习,并最终在1914年的春季毕业,被授予上士,并自愿请求分发到新疆见习。但由于陕西正与北京政府为敌,道路不通,所以未能成行。

1917年1月,白崇禧回到广西,在桂军陆荣廷部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5月他调模范营(营长马晓军)任代理少尉连附,不久升中尉。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对土匪采取严厉手段,最终匪焰顿消。

1921年秋,马晓军模范团改为田南警备司令部,白崇禧任第一营营长。这一年,他也遇到了意外的机遇,在石龙车站大元帅专车上见到了孙中山。这次机会让他的政治抱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23年黄绍竑欲脱离李宗仁向外发展,派陈雄到广州与白崇禧联络。5月黄绍竑被沈鸿英任命为第八旅旅长,在 白崇禧的联络下,他们商讨了合作事宜。此后,他们共同打出“讨贼军”旗号,一起夹攻广西独立师陈天泰部,最终成功占领了平南,将企图进袭梧州的大本营第七军刘玉山部缴械。

1924年5月23日,“讨贼军”与李宗仁“定桂軍”合作通电请陆荣廷下野,此时 白崇禧已成为讨贼战争中的重要指挥官。他率领右翼军先进入南宁,再从南宁出发,最终占据柳城、柳州、庆远等地,最终使自治运动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即便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也有过多次开战和合作的情形,比如与蒋介石及地方势力多次开战,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动员广西的軍隊抗击日本侵略者,与蒋介石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他还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许多荣誉奖励。但最终国民政府未能保住东北地区的战果,加之新桂系无法保住半壁江山,因此党解放后,无奈前往台北市病逝于1966年的12月2日,其遗体安葬于台湾桃园县龟崖公墓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