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千古名君康熙大帝,素有千古一帝的美誉。他的在位时间极长,他生育了很多子女,但遗憾的是,子嗣成活率极低,这是怎么回事呢?
电视剧《康熙王朝》让许多人熟知。这部戏主要讲述了爱新觉罗·玄烨的一生,其中一个片段特别引人注目:康熙晚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千叟宴,将自己看得上的老头们都请来,与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共度佳节。康熙自豪地说,他是大清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帝。他勤奋地造人,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孩子夭折,不然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九子夺嫡可能就变成了十九子夺嫡。
根据资料显示,康熙生育了36个孩子,但只有24个被记录在宗谱上;20个女儿,只有11个被记录下来的。而能够记录在册的子女大多数短命或早逝。封建帝王家生活条件优良,医疗条件更是当时最好的,那么为什么康熙子的死亡率这么高呢?
原因之一,是过早年龄开始生育,而所有孩子都夭折了。在现代观念中,19岁仍是一名青少年,而康熙19岁前已经做了六次父亲。但据清史记载,之前他已有四男二女皆夭折,只有承瑞才是真正的长子,但他也早逝于13岁时。这样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就被自然淘汰了。在允禔之后,康熙子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活下来。
另一个原因,是天花疾病导致无药可治的情形。清朝时期,对天花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一旦感染,就只能等待死亡。此前顺治十八年,当顺治帝福临即将去世时,大臣汤若望建议选三阿哥,因为他曾患过天花后拥有免疫力,这建议立即得到采纳,使玄烨成为继任者。此事表明清朝人对天花恐惧之深,以及它对他们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不仅寻常百姓如此,即使是在宫廷内,也有人因为天花而早逝。
最后,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自相残杀和互相猜忌导致短命。在中国古代,“亲情”往往不如“权利”重要,每位新君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铲除兄弟势力,或软禁,或杀光全家,以绝后患。在这样竞争激烈、斗争频繁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因此寿命自然难以延续。
总结来说,尽管生活条件优越且医疗水平较高,但由于过分提前的婚配和繁衍,加之缺乏有效抗击疾病的手段以及宫廷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大量未能成年的后代。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让原本应该充满希望的小生命无法获得健康成长,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